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10%,4月份又接到2000万元的高附加值订单,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增长30—50%左右,刚刚完成4.5亿元股权融资……当前,在多数企业忙于复工复产、恢复产能之际,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先行一步,从生产到体制改革,多轨同步推进,率先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
万隆真空冶金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特殊铜合金材料方面,万隆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替代进口,成为业内所向披靡的单打冠军。一个成立十多年的企业,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成功秘诀在哪?昨日,YMG全媒体记者深入企业一线,采访万隆的成功之路。
研制全球首条高铁铬锆铜接触线批量生产线
走进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相关材料通过特殊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加工后,将制成特种铜合金制品,广泛应用于高铁、航天、核电等多个领域。
万隆最令人称赞的,是公司攻克的铬锆铜高强高导超长线材研制难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高铁铬锆铜接触线及特种铜合金超长线棒材低成本产业化。如今,全球首条高铁铬锆铜接触线批量生产线已经建成,万隆将成为国内外首家批量生产高铁铬锆铜接触线的企业。
铬锆铜高强高导超长线材研制,是国家三个“五年计划”都在攻关的难题。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宗广告诉记者,“接触线是向高速行驶的列车输送电力的异型裸铜导线,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装备,也是所有供电类导线中工作条件要求最高的一种,须具备高强、高导、耐磨、耐蚀、高软化温度等特点。”他介绍,我国对高铁接触线需求量极大,目前大量使用的铜镁接触线是中强中导铜合金,存在强度偏低、导电性不高、浪费电能的缺点,因此进行高强高导铜合金接触线的研制生产迫在眉睫。
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铜镁接触线相比,铬锆铜接触线具有更高的强度、电导率和软化温度,可以满足高铁时速500km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行,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更长。目前,时速350km高铁运行一小时耗电约9600度,每天运行的高铁4000列左右,电力消耗是高铁主要运行成本之一,铬锆铜接触线电导率比铜镁接触线大幅提高了20%左右,可以节省大量电能,降低高铁运行成本。项目主导产品铬锆铜接触线及承力索特别适用于时速350公里以上高铁,同时也可应用于时速350公里以下高铁及地铁等轨道交通线路。
李宗广介绍,该项目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宏伟规划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市场空间巨大,将成为公司后续发展的强力支撑。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了省科技厅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省发改委蓝色经济切块资金及省财政厅重大项目贷款贴息扶持,同时获得了工商银行五年期8000万元项目贷款支持。
带动行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技术,不是一天得来的。万隆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走自主研发之路。
李宗广介绍,该公司研究团队技术骨干多年专注和致力于铬锆铜合金材料及制品的国产化研制,自主研制大型真空感应电炉,自主设计真空熔铸、材料成型及热处理工艺,先后实现了冶金连铸结晶器铬锆铜铜板、高铁牵引电机铬锆铜端环与导条、核电专用系列铜合金铸锻件、核聚变托卡马克环向场装置用系列大型特种铜合金铸锻件、航天用特种铜合金、非晶及磁材用高强冷却辊、铜铝连铸连轧结晶轮等领域用系列特种铜合金材料及制品的国产化。同时,自主设计了独创的铬锆铜接触线及特种铜合金超长线棒材短流程生产工艺。
“要特铜,找万隆”。“万隆技术”的诞生,意义远不仅仅体现在公司发展上,更对国内相关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7至2008年,国内高铁开始快速发展,牵引电机的核心部件却成为瓶颈。烟台万隆根据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公司等客户的性能指标要求,自主设计工艺方案和流程,研制出了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同的产品,并建成了当时国内首条批量生产动车组铬锆铜端环与导条的生产线,替代进口,实现了这类产品的国产化。
万隆的“逆袭”,带动了多个行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李宗广告诉记者,万隆为相关领域研制的核心部件及关键材料原先主要依赖进口,公司在“核心技术不偏离”的情况下,针对高铁、核电、冶金、航天、机械、能源等领域对特殊铜材的特殊性能要求,根据客户提出的性能指标,从帮助客户改进和选择材质,到自主设计工艺路线、解决技术难题、制定生产方案、并为实现工艺路线自制关键设备,直至最终为客户研制出合格产品和材料,解决特种铜合金对相关领域的瓶颈制约,对推动相关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企一策错位竞争“拼研发”
在当前形势下,新材料、特殊材料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同样激烈。那“年纪轻轻”的烟台万隆为何能跑赢供给端,成为国内同行业一流企业?采访归来,记者进行了细细梳理。
万隆的定位特别明确——用特殊工艺、特殊装备,研制生产特种合金新材料,服务于不同领域,替代进口,实现国产化,并避开与大型国企的正面竞争。经过不断创新,公司研发和储备了多项特种铜合金新材料项目,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企业自身和相关行业转型升级。
新材料企业的比拼,其实就是研发创新能力的比拼。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一流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坚持“诚信为本、创新为根”的经营理念,初步形成了以新拥老、以老带新、优势互补的科技研发人才梯队。烟台万隆的核心研发人员拥有30多年特铜研制经验,成功进行了相关领域一系列特铜产品的国产化,这种30年磨一剑的专注与坚持,让万隆敢于触碰别人不敢触碰的领域。
万隆的成长,与烟台开发区管委和工行、光大、中信、农行等多家银行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李宗广告诉记者,开发区管委无论是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研发经费扶持及投融资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工商银行在多个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给予了五年期项目贷款重大支持,这些都是万隆一路成长的基础和研发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