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们是哪个医院的?”“我们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华西医院的!”
2月7日晚,驰援武汉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相遇。“王炸天团”隔空喊话、相互致意的视频走红网络,人们在收获了满满感动之余,战疫的信心也更坚定。
转眼已是初夏,距离机场的那次相遇已近百日。纵使相隔千里,临行前合体喊出的那句“东齐鲁、西华西,我们在一起”,始终镌刻在战疫的历史长卷里,也封存在两家医院战友们的心中。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个护士节,对所有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来说,既是总结沉淀,也是庆功表彰。
籍于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封面新闻特别推出“山川再会——武汉战疫后,东齐鲁、西华西隔空对话”大型主题直播,东齐鲁、西华西的医护专家,于5月11日10点-12点做客直播间。
100天后,山川穿越山河,风云再相会,致敬护士节,致敬所有白衣战士。
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总有些足迹闪闪发光。东齐鲁与西华西的缘分,可以追随到83年前。彼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山河破碎,风云际会。齐鲁与华西携手同行,于华西坝上联合办学办医。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数不清的白衣战士逆行前往湖北,这其中,又怎会少得了东齐鲁与西华西的身影!驰援的脚步在武汉融合,“山川组合”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分别接管两个重症病区。
同一栋病房楼里,他们各自奋战,又互相会诊讨论,合作并进,坚守到最后。两支“天团”的白衣战士们,用忘我的勇敢逆行,换来更多治愈,给予更多团圆。
拍下“王炸天团”隔空喊话
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净化副主任医师崔先泉做客直播间,他拍到了2月7日晚,驰援武汉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武汉机场相遇,“王炸天团”隔空喊话、相互致意的视频。
崔先泉教授介绍:2月7日晚,我们出征的航班降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当时天快黑了,感觉要下雪。我之前去过武汉很多次,但这次感觉很不一样。一个九省通衢的城市,偌大的机场,却只有两架飞机降落。我看见是四川航空的航班,也猜到了是医疗队,因为那时候只有医疗队在奔赴战疫前线。
当时,他们正在整队准备出发,面向我们走来,正好我们物资还没到,我拿着手机给爱人报平安,于是抓紧按了微信对话框的加号,拍了那段视频。所以,那段视频分辨率不高,这可能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武汉机场的工作人员很少,更没有旅客,因为已经封城了。华西的医疗队朝我们走来。那种壮士赴疫的场景让我很是感慨,于是拍了那段视频。
视频:齐鲁医院医生回忆拍“王炸天团”喊话视频场景
当时,我们齐鲁医院的队员问:“嗨,你们是哪个医院的?”
于是,两支医疗队互相问好,互道“加油”。那段视频很短,所以后面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没有录下来,这也是个小遗憾。
但是,这段视频反映了我们没有放弃武汉没有放弃湖北,我们派出了最强大的医疗团队来应对疫情,表现了我们的决心。
这段视频,也许会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机场遇到山东医疗队
忐忑内心变得暖暖的
岳冀蓉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她回忆两个医疗队相会时的情况。
“2月6日晚上,医院召集医疗队出发,2月7日我们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我们刚刚到武汉时,内心其实是非常忐忑的,整个机场里面几乎看不到人,只能看到电梯、仪器等在运行,突然之间看到齐鲁医疗队,一下子遇到友军的感觉。”岳冀蓉说,“心里面感觉很温暖,感觉自己有了伴了,内心充满了力量。后来又知道我们在一个医院,心里面就很开心。”
抵达武汉后,岳冀蓉同医疗队员们先是在酒店里进行了培训——主要学习隔离服的穿脱等事项。随后进入医院抢救病人。“2月10日进入病区,我们接管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23楼和24楼,齐鲁医院跟我们在同一楼,大概是在9楼、10楼,我们楼上楼下是邻居。”岳冀蓉回忆道。
位于同一栋楼,齐鲁医院同华西医院的医生经常开展会诊。“我们到楼下去,他们也到楼上来会诊。”专家组的线上讨论也每天都在进行。
两家医院医生合作
肿成气球样的病人顺利出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玉在直播间现场分享了在共同接管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两家医院合作最成功的一次案例的经历:
到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后,我们齐鲁医院医疗队与华西医院的医疗队在一座病房楼工作。我们当时立即建立了微信群,在工作第三天左右,和科主任微信联系后,就两位患者的病情,从治疗最关键的几个方面,如抗病毒的治疗、激素的用法、呼吸机的使用等,进行了交流。
我们接管的两个重症病区中,有一名69岁女性和一名71岁男性病情非常重。新冠肺炎的特点,就是病人病情看起来很重,但他们的神志是清醒的。所以我们之前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上呼吸机,担心病人清醒状态会有排斥。最后,反复讨论后,最终决定还是,都要做气管插管。结果插管后,病人状态还是不好。
于是,我们邀请了华西医疗队的队长康焰主任一起讨论。他是危重症专业的主任,我是呼吸专业主任,各有所长,我们讨论了两次,最终找到了最适合他们的方案。
其实,这位病人的治疗过程很是曲折,中间发生过气胸,全身肿得像气球人一样,我们还因此应用了很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经过接近两个月的治疗,这位病人终于顺利出院了。
两支医疗队的治疗经验略有不同,所以通过交流,发现对彼此的战疫经历很有帮助。这次合作也让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 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病人病情,找出他们最合适的方案。
这也是我们两家医院合作最成功的的一个案例。
摘掉口罩隔屏相见
与华西战友很亲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曹英娟在直播间提到了与华西医院医疗队有很多交流的经历。
当时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副领队、护理队队长,除了日常救治、医疗队管理等工作,更重要的还有病房管理、护理质量,尤其是感控工作,目的不外乎和我们医疗队一起提高救治率,有更多病人得到救治。
当时,作为10余支国家队进驻的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联合护理质量与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还要定期对6支医疗队分管的12个病区的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督查,确保护理安全,在实践摸索中提高护理水平。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华西医院医疗队有了很多交流。
视频:齐鲁医院曹英娟忆武汉战疫:为老年患者提供老花镜
虽然隔着屏幕,但是看到我们华西医院的嘉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岳冀蓉、重症医学科科护士长田永明,我们互相都是有微信的。这次能摘掉口罩见面,感觉很亲切。
和田主任第一次见面是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一个会议上,当时时间非常紧,但我们会后还是抓紧交流了几句。后来,经常在督查时与田主任见面,也有很多交流,包括对队员和病人的心理疏导等方面。
当时我们病房有一名91岁的老爷爷和94岁老奶奶,就重症肺炎患者的心理支持,我们进行了讨论,通过互相交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改善他们的心境。
不只救死扶伤
他们还是“全能管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科护士长田永明,他在直播间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介绍,自己最初面对新冠肺炎时,内心也有一种不确定感。但曾参与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救援,田永明作为一名“沙场老兵”,内心更多的是平静。
“我们在成都时,曾觉得来这儿无非是抢救危重病人,但来到武汉后,发现除了抢救病人外,还要承担工人、保洁等等工作。”田永明说,护理人员要24小时陪护在危重病人身边,不仅要做好病人的治疗、监测,还要照顾好吃喝拉撒、吃穿用度等等。救死扶伤之外,田永明跟队员们俨然变成了“全能管家。”
尽管工作非常地辛苦,田永明却乐观地说,感觉在武汉的工作强度跟在华西医院时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工作方式不同了,面对新冠肺炎需要做好严密的防护,在护目镜、隔离服中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是个“挑战”。
华西专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中国首批援意医疗专家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介绍,我们现在的防疫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梁宗安是中国首批援意医疗专家组组长,他说:“如今全球病例已经超过300万,这是我最初没有想到的,防疫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疫苗的研发和大规模的接种,会成为控制病毒的最关键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梁宗安一直奋战在一线,今年3月他又从国内一线到了意大利。“妻子和儿子都很担心,担心也没用,这是工作职责。我是呼吸科主任,我不去做,谁去做?”此前接受采访时,梁宗安这样说道。
作为医疗专家,他在意大利的主要任务就是分享中国的防疫经验。“我的任务主要是告诉他们中国是怎么做的,让他们能够按他们的情况和环境接收一些有用的信息。这很重要,因为我国的做法在国内的实践行之有效。另外,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新冠肺炎相关的健康教育或者一些防护知识教授给在意大利的中国公民,让他们能够防范新冠肺炎。”
梁宗安在直播中介绍,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未来全球疫情的控制取决于欧美特别是美国能否逐渐控制疫情,目前欧洲的疫情有所好转,但美国比较严重;同时要看南美、非洲、南亚等的疫情控制情况。
他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两条经验是“群防群控”与“联防联控”,这是全体人民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医务人员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只是把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梁宗安说:“未来齐鲁医院和华西医院会继续保持很好的交流,尤其是我们呼吸重症医学科,把长期的友谊继续延续下去。”
专家:不必防护过度,室外运动勿用N95口罩
关于当下疫情情况下,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室外运动需要戴口罩吗?在直播现场,各位专家也进行了解答。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玉:
首先,希望大家了解,新冠肺炎年轻人的感染多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病死率也比较低,所以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再者,和别人保持距离的室外运动,我是坚决反对戴口罩的,尤其是N95,它会增加呼吸的阻力,带来缺氧的危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曹英娟:
首先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保持对流风。
普通人没有必要戴医用N95口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了。
而且,运动时首先建议居家运动,现在也有很多手机App,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进行一些居家的运动。如果一定要外出,建议去通风的地方,还是要提醒,避免N95口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净化副主任医师崔先泉:
还是建议适当防护。比如在公交车上,我们之前也讨论过,低风险区无需戴N95医用防护口罩,这样可能憋闷,甚至喘不过气,这就没有必要了。另外,在空旷地方、人少的地方、通风的地方,现在也是可以摘口罩了。
在校园中,目前国内很多地区都已经是低风险区,校园内的病毒含量低,在进行室外活动、广播体操时,戴口罩可能会影响呼吸、影响供氧,引发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意外。所以,我建议,要对感染风险、缺氧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在保证安全距离、病毒含量也低的情况下,可以摘掉口罩,不必因为过度恐慌而过度防护。
另外还有空调的问题,如果是单纯风管机,建议首先要进行消毒,消毒后可以开放。如果整个建筑物的空调共用一个排管,最好整体消毒后在进行开放。
夏天到!专家答疑:空调屋、公交车上如何防护
新冠疫苗何时上市?哪些人需要打?齐鲁医院专家回应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稿件、视频剪辑 苗楠、张琪
整理:杜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