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山东省委、省政府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拿出真招实招硬招攻坚克难,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攻坚。在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山东继续尽锐出战、加压奋进、狠抓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脱贫攻坚,不破楼兰终不还——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述评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
脱贫攻坚加把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山东省委、省政府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拿出真招实招硬招攻坚克难,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攻坚。在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山东继续尽锐出战、加压奋进、狠抓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焦“4个2”及黄河滩区等重点地区,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党旗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精准施策,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春风吹来万象新。作为淄博首个黄河滩区迁建村,高青县常家镇开河村的村民们前不久告别了滩区老房子,向着新生活再出发。“村里旧房距河床不到300米,每到黄河汛期就睡不踏实。”村民张霞说,现在新社区离县城就10分钟的车程,孩子上学很方便,自己也能到家门口的企业上班,未来日子美得很!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增加了难度,但阻挡不了山东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铿锵步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要指示,山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有序推进黄河滩区迁建、产业扶贫项目复工复产,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长期以来,受汛期洪水淹没威胁、堤坝阻隔等影响,黄河滩区群众祖祖辈辈与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为伴。
绝不能让滩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为早日圆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山东加快黄河滩区迁建进度。截至2019年底,累计下达投资计划226.6亿元,27个外迁社区主体全部封顶,28个村台安置社区已开工18个,99个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开工。
坚决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山东聚焦“4个2”,即菏泽和临沂2个市、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200个重点扶持乡镇、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等重点区域和老弱病残特殊贫困群体,攻坚克难,精准施策。2019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4.87亿元,其中安排菏泽、临沂2市和20县23.43亿元,占67.2%,确保打硬仗有保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这是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产业扶贫的新探索。益民蔬菜种植合作社整合扶贫资金建起了蔬菜温室育苗基地,每年以高于市场15%的流转价格、每亩地1600元的租赁费用,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并且优先安排他们在基地打工就业。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年后早早就组织贫困户干起来了。”合作社负责人何淑超说,目前,基地年育苗量达到了2000万株以上,日常用工中贫困户有20多人,每天工资65元。去年,基地支付了33万多元用于13个村570户贫困户的固定收益分红,带动实现稳定脱贫。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山东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等产业。2019年,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81个,覆盖带动贫困人口85.9万人。
当前,面对疫情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带来的新挑战,山东正积极采取措施:调整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可根据其带动脱贫成效等,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生产补贴;积极推动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对疫情期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各市从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山东始终把党的旗帜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五莲县石场乡前坪头村是省级贫困村,不少村民做着手工煎饼的生意,但一直不温不火。2019年,“第一书记”费红艳的到来帮助贫困户打开了销路。她协调7万元建起煎饼坊并注册了商标,通过微信群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现在煎饼走向全国,供不应求。此外,她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建筑企业并实现税收15万余元。2019年,山东各级共选派1.3万余名“第一书记”到基层,助推脱贫攻坚。
2020年,山东明确要落实好各级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严”“实”要求贯穿始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把问题整改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
补齐短板,筑牢贫困人口脱贫底线
特殊时期,非常保障!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各地把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疫情防控作为重点工作,及时掌握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着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
沂水县131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近日每人收到了500元生活补贴,可用于疫情防控期间上网课所需要的设备、网络流量等费用。这是县扶贫办联合县慈善总会、关工委、教体局发放的,以防止“数字鸿沟”阻挡贫困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保证贫困家庭学生不掉队。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山东全面摸清“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补齐各项短板。2019年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5.4万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分类开展大病救治6.49万人次,改造贫困户危房3.16万户。
“多亏有政府的帮助,现在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东平县戴庙镇滩区迁建安置户丰宝珍告诉记者,几年前,丈夫突患恶性脑瘤,高额的医疗费让家里一贫如洗。现在丈夫看病吃药享受医疗扶贫政策,报销比例在80%到90%,家庭医生每月都会定期上门服务,她心里踏实多了,也能放心到家附近的产业园工作了。
让贫困人口安居又暖心,山东在实现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创新探索。“在实施危房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年龄较大或长期患病的贫困户,即便有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也没有能力改造。”成武县扶贫办主任刘持金说,通过集中建设所有权归村集体的新型农村幸福院,免费提供给符合条件的贫困老人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特殊人群的后顾之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是最普惠的民心工程。“拧开水龙头就有甜水,这种好日子盼了大半辈子。”威海市经济开发区桥头镇碑鲁村村民宋淑霞说,村里原来的蓄水池由于地势较高、水压不足,家中断水情况时有发生。2019年8月,威海市水务局对各村内原有的自来水管道更新改造,将其并入规模化供水大管网,从源头解决村民吃水难题。去年,山东4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完成饮水提升工程,全省197.9万享受政策贫困人口饮水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达到国家标准。
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及各项扶贫政策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扶贫资金使用、项目运营维护、收益分配使用等是否规范?为确保交上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攻坚答卷,山东把问题整改看得很重、抓得很紧。
“我们必须唱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主旋律,迎着问题上、聚焦问题改,亮出‘金刚钻’、下足‘真功夫’,努力在推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走在前列。”2019年6月,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议在临沂举行,省委书记刘家义对抓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推进。
全省扶贫系统去年利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有扶贫任务的县、乡镇、行政村进行全覆盖调研,即时发现问题即时督促整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们要保持攻坚态势不减弱、狠抓作风建设不松劲、加强监督考核不手软,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落细,确保如期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崔建海说。
深化大扶贫格局,创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凝聚合力,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脱贫不是为了一时“达标过线”。着眼长远、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每个人永久远离贫穷才是最终目的。
疫情防控期间,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三合村的扶贫大棚种植的蘑菇遇到了销售难题。镇扶贫办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开展爱心帮扶,以市场价收购扶贫大棚中的蔬菜,然后免费送给辖区内400多户贫困户,打通了特殊时期民生保障工作“最后一公里”,实现消费扶贫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机结合。
参与扶贫,人人可为!去年,山东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消费扶贫交易额累计达到11.31亿元。
着眼于大扶贫格局,山东确定济南与临沂、青岛与菏泽、淄博与滨州、烟台与德州、潍坊与聊城、威海与枣庄结成扶贫协作关系,携手攻坚、通力合作,2019年,帮助方落实到位财政扶贫协作资金3.84亿元,实施协作项目410个,被帮助方6.8万贫困人口受益。
如何确保贫困户稳定长效脱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很重要。3月2日,沂南县扶贫干部满新华来到他的帮包户陈全德家走访,拿着手机对着张贴在墙上的精准扶贫二维码扫描,手机上瞬间展示出陈全德一家的基本信息、生产生活条件、帮扶责任人结对信息、2014年至2019年的帮扶措施等。
一张小小的二维码成了贫困户的第二张“身份证”,不仅能看到贫困户如何脱贫,还对其进行动态监测跟踪问效。这是山东创新工作理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的有益探索。
进入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山东把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摆在重要位置,持续落实好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可能返贫或新致贫的困难群众,简化认定程序,即时给予帮扶,坚决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今年以来,全省有2881人纳入即时帮扶范围,全部落实了相关帮扶政策。
2020年,山东将研究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加强在规划、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衔接。“我们将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的县开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为2020年后政策转型提供经验。”崔建海说。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站在新的起点上,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聚焦整改再提升,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亿齐鲁儿女信心满怀,统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夺取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向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面发力,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耕耘希望的田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就厚重而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