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事业机关单位陆续复工复产,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散,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仍然不容忽视,复工者的心理状态如何?疫情会给复工复产中的人们带来哪些心理影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又应如何应对?近日,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开展的“第二轮抗击疫情期间心理建设问卷调查”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疫情期间心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报告已经复工,仅有27.81%的受调者处于未复工状态。疫情期间复工方式比较多样化,50.16%的受调者在家办公。与未复工群体相比,复工者对生活的掌控感更高,更不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无助感、对未来感到悲观等消极情绪。看来,复工本身就成了战疫的“心理防护服”。
为什么复工者的情绪状态会优于未复工者呢?这是因为:在工作中,人们更容易达到“心流”状态,“心流”活动指的是当一个人投入某一项任务时,感受到的愉悦状态。未复工者无所事事的状态,就缺乏了产生心流活动的元素,即使是看电视、刷朋友圈等排遣无聊的活动,也常因为没有挑战性、不具有明确目的,让人难以集中精神、无法获得外界的反馈,常产生一种潜力未充分发挥的感觉,因此,就会出现沮丧和闷闷不乐的情绪体验。相比之下,工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则,过程中可以获得来自用户和上级的反馈,更能使人全神贯注,让人有某种掌控感,于是,更容易产生“心流”体验,就像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说的“工作比我们整天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更接近游戏。”。
当然,对未复工者来讲,依然有调节身心状态的好方法,这就是专注做事。“疫情期间心理调查”的另一项结果显示,“专注于感兴趣的事以忘却不快”已成为公众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感兴趣的事”应是一种“主动式休闲”,譬如:做手工、读书与下象棋等,开展这些活动时,必须付出工作般的专注,才能享受到乐趣,于是,也更容易让我们体会过程中的快乐。相反,聊八卦、阅读不用动脑筋的书或者看电视等“被动式休闲”由于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也无需动用技巧或专注力,容易导致精神萎靡,更加不利于身心状态的调整。
除了投入工作与主动式休闲,“疫情期间心理调查”还提示我们:投身助人行动与和朋友聊天也是战役中“心理防护”的好方法,这是因为以上两种行为会促进“催产素”的释放,“催产素”也被叫做“爱的荷尔蒙”,在体验到良好的社会关系与开展利他行为时,均会释放,这种激素让人感到平静和幸福。这种幸福的感受,可以很好地抵抗压力与焦虑。值得一提的是,“催产素”还可以提高亲密关系质量,让疫情期间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家人们相处得更加和睦。
最后,在复工复产后,尝试发现疫情背后的积极意义也可以助力复工中的“心理防护”。疫情后,许多人发展出了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疫情期间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有81.86%的受调者认为“经历疫情后,我更加懂得哪些事情对我更重要”、75.3%的受调者“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了更多的欣赏”、73.01%的受调者表示在疫情结束后将“更加地珍惜每一天的生活”、68.88%的受调者“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要坚强”,有将近半数的受调者在疫情期间“培养了新的兴趣”。这些与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后,所经历的积极心理变化被称为“创伤后成长”。发现疫情背后的积极意义是创伤后成长的必要条件,这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生活,可以让人们更加能够自我依靠,获得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的提升。
疫情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复工复产固然重要,掌握“心理防护”的有效方法则更是关键。复工复产后的“心理关”需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让我们继续关注心理建设,行动起来!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
20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