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姜庆龙,32岁,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行李分拣员,在岗8年。
新年心语:行李交到烟台机场请放心,我们会像待您一样待它。
腊月二十五,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的客流量骤增。早5点半,窗外一片漆黑,姜庆龙便从机场宿舍起床,热水、饼干当早饭,随即快步跑向航站楼行李分拣区。32岁的他在机场干行李分拣员已经8年。进入春运,加班到凌晨已是寻常,“如果有航班延误,下班更晚。”来不及回家,昨天他在宿舍睡了一宿。
“苹果箱、海鲜箱……不仅是行李箱,最近机场托运行李比平时翻了一番。”姜庆龙边从传送带上搬行李边对记者说。春运以来,他平均每天分拣搬运约3000件行李,重近10吨。“不光是我,其他分拣员很多腰都不太好,不少都贴着膏药。”姜庆龙腼腆地笑着说。就算处理一件行李弯一次腰,一天也得弯腰3000次,因此行李分拣员被机场同事心疼地称为“弯腰哥”。
记者体验从传送带上搬行李,搬到24个,腰就不听使唤,只得放弃。期间,姜庆龙不断在旁边叮嘱:“一定要轻拿轻放,以免行李箱上有划痕。”
机场统计显示,国内行李每件平均约20公斤,国际行李则每件在30公斤左右。为了快速完成分拣,姜庆龙需要背下200多个目的地城市的“三字代码”。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姜庆龙擦汗时,手上是厚厚一层与脸庞极不相称的黄茧。
机场行李分拣区位于地面一层,有多个行李分拣岛。姜庆龙所在的分拣岛,在值机柜台托运完行李后,行李从二层通过传送带被传送到一层分拣区的“转盘”, 20多位分拣员流水线般地忙碌着。不同分拣员按分工,把行李从传送带搬下后,另一位分拣员对行李牌进行扫码,确定行李航线、航班号,然后行李被分到不同拖板车上,运到停机坪。跟随姜庆龙来到停机坪的飞机下,空旷的停机坪冷风袭人。分拣员们对行李复核后,再搬上飞机。
行李分拣不光是力气活儿,还是个良心活。一个拖板车最多放45件行李,姜庆龙将行李箱全部码直,轮子在下,直挺挺地一排,行李箱上方不再码放其他行李,防止压坏行李箱。“为避免行李箱划痕等,‘行李箱站立’搬运是我们独创的‘行李管家’分拣搬运规范要求。”腼腆的姜庆龙说到这有些得意,“这种搬运拖板车只放45件行李,比码放少一半多,这在年旅客吞吐量过千万的机场中很少见。”一路采访,姜庆龙一路向记者碎碎念:海鲜箱单独放,姜庆龙说是为了防止污染其他行李;拖板车进停机坪时,要外挂防护网,防止行李掉落……
“哪位乘客不想早回家?一旦分拣失误延误中转联程航班或错运到其它地方,浪费的是大批乘客和接机家属的时间。”到中午11点半,姜庆龙都没来得及喝口水,期间有工友从食堂打来盒饭。行李分拣工作是保证航班按时出发的重要一步。传送带不停分拣就不能停,否则行李积压多了,传送带会出现故障,午饭分拣员一直是轮换着去吃。
采访中,一位身穿分拣服的老工人来换班,姜庆龙告诉记者,他是机场货运公司书记柳富宇,“春运期间分拣员工作压力大,书记经常来帮忙。”统计显示,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过千万,行李比2016年翻了一番。春运期间,行李又比平时翻了一番。眼下每天进出港行李为220吨,约2万件,分拣员每天都工作十四五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