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岁的王宝羲从事着一份特殊的职业——牟平区养马岛秦邦旅游应急救援大队队长。因为这份特殊的职业,他多次在大海中上演“生死营救”,筑起生命安全网。
2014年,王宝羲回到家乡在养马岛海水浴场做起了海上娱乐项目,多年来,他一直义务从事海上救援工作,随着救起的人逐渐增多,王宝羲越来越觉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2018年,他组建了养马岛秦邦旅游应急救援大队,为他开展海上公益救援,提供了更多专业化的保障。
2019年7月4日晚,正在值班的王宝羲接到附近海区看护人员的求救电话:两名潜水爱好者入水后遭遇暗流在海里失踪,生死未卜,希望得到应急救援大队的帮助。时间就是生命,王宝羲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两名潜水爱好者与同伴约好下水20分钟后便会上浮,到了约定的时间两人却没了音信,由于二人所携带的氧气瓶只能提供30分钟的氧气供给,而此时距离他们下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两人面临危险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天色渐暗,海面上刮起了风,海上的情况愈发的不明。当王宝羲将事发具体位置的海区图上传至船上导航系统的瞬间,他皱了皱眉头,事发海域距离他们所在的位置有3.8海里,正处于养马岛后海养殖区,海下的养殖架密布将给搜救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综合各种情况分析,王宝羲带领了四名救援队员,又紧急联系了已经回家的几名队员在岸上待命。安排好一切,王宝羲便驾驶着救援船赶往事发海域。
凭借着对海域情况的熟悉,王宝羲只用了20分钟就到达了出事海域。而此时,天刚黑了下来,视线非常不好,他将船上的探照灯打开,搜救了一段时间,依然没有找到。根据当天海底暗流的情况,以及海面风向等情况,他预判两人可能遇上了暗流,随着海流漂到了远处,当机立断,根据暗流方向持续向北以两倍的距离搜索。时间接近晚上8点,天色也已完全黑了下来,救援的难度也在持续上升。这时,救援人员在远处发现了一束亮光,根据之前获得的潜水者携带了手电筒等设备的信息,王宝羲判断这应该是他们发来的求救信号,便随即向亮光处靠近。在快要接近的时候,王宝羲降低了速度,防止船只螺旋桨对两人造成二次伤害,最终,救援人员在距离海岸5海里的位置成功找到了两名潜水者,当时,一个人已经体力不支,另一个抱着前一个人的腰,手里绑着他们下沉用的铅坨,两人仅仅靠着一点求生的意志在苦苦支撑,如果时间再晚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
多年来的救援工作,王宝羲从未想过收钱,他以实际行动守护着游客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传承着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用无私奉献凝聚起一股不可抗拒的海上救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