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烟台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等系列“三农”政策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突出重点事项,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奋力书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
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6亿元
我市将中央、省、市、县四个级次, 19个部门的32项专项资金全部整合,设立了“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6亿元,除约束性任务,其余资金全部由县市区根据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统筹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0月16日,召开全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视频会议,谋划部署2020年各县市区资金整合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对总投资过亿元的给予1%的财政奖补。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由省市县三级选派460名干部,组建46支乡村振兴服务队联系服务47个乡镇街道230个村。
夯实产业振兴“压舱石”,“烟农1212”小麦新品种,突破全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和全国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特色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统筹做好畜禽保供稳价工作,生猪、肉鸡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建产业融合“新载体”
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3个
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
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
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
居全省首位;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9家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46家
年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的达到71家
建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
广泛开展“中国梦·新时代·祖国颂”百姓宣讲活动;建立由25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级志愿服务总队和13支专业队,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开展。
创排胶东红色文化题材文艺作品,加大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打造海阳“地雷战”、牟平“杨子荣纪念馆”等多条乡村红色旅游线路。在莱山区、牟平区建立2处市级善行义举四德榜,莱州等6个市(区)入选省级“四德”工程示范县。
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全市建立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
1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聚焦生态宜居,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今年全市计划完成3.7万户涉农街道的农村改厕工作,已完成改造2.1万户;在长岛、海阳辛安镇和发城镇等同步推进改厕与污水处理,实现了粪便污水集中处理。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岛县已完成2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年底前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在巩固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有牟平、福山、招远等1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其中长岛综合试验区计划在整个城区实施垃圾分类全域化。
全市申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
示范镇3个、示范村43个
全市8个村庄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村居试点
全市已完成造林
和生态修复25.66万亩
占三年总任务的80.2%
其中2019年完成造林
和生态修复13.98万亩
占年度任务的107.5%
开展科技人员下乡1876人次
乡村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不断加大,推荐16人参加第六届“齐鲁乡村之星”选拔;选拔7人参评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其中涉农人选3人;在推荐选拔第八批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工作中,5名乡村振兴领域相关专家初步入选;今年烟台市首席技师评选中,重点考察了3名涉农技能人才。
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从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回乡大学生、离职退休人员和回乡创业人员中选拔251名优秀人才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全市申报86人
其中高效农业类8人
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
举办各类培训班210多场次
科技人员下乡1876人次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农村实用人才等3.92万人次
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合作
专题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骨干、
大学生村官及“三农”党政干部120人
全市报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
定向培养计划64人
深入实施省百万新型农民技能提升计划,
培训农民工824人
新增返乡下乡创业人员3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