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海养殖牡蛎为主导产业的长岛南城村,在长岛实行全域生态保育政策后,却面临着近海腾退后的困境。在产业和生态之间如何权衡?长岛乡村振兴服务队用五个月的时间,给出了答案———聚焦海洋生态文明和海岛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在生态保育大趋势下顺势而为,助力海岛渔村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服务队为南城村深海养殖项目共筹集资金385万元,助力南城村成功“突围”,调转船头继续乘风破浪。
调研小渔村遭遇发展困境
今年7月18日,长岛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南城村。“长岛实行全域生态保育,要求近海一公里范围内的养殖海区全部腾退,导致生态保育的长远效益与海岛民生的短期利益一时间产生了矛盾。”服务队队长王金农介绍,这种矛盾在南城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南城村的主导产业是近海牡蛎养殖,全体村民对近海腾退后的经济转型前景感到迷茫。
如何处理好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关系,成为摆在长岛乡村振兴服务队所有队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服务队上岛之初,便深入海岛渔村,就南城发展之困境,第一时间开展调研。
调研中发现,渔民常年从事近海养殖捕捞,属于分散、粗放型经营。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规模小,以往海域多为私人承包,资金薄弱,技术落后,海域集约化利用程度低,难以产生规模效应。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以贝类养殖为主,盈利模式单一,渔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常常受到严重冲击。议价能力差,一家一户为主的个体养殖模式,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加之收购环节受外部市场控制,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能力非常弱,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十分突出。
长岛乡村振兴服务队多次开会研究讨论破解之题,全队分组深入南城村,与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征求村民对生产生活和渔村发展的建议和意见。服务队利用三个月的时间,与南城村党支部专题对接8次,走访农户180余户,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聚焦近岸腾退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反复商讨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将近海渔业转向深海发展,探索现代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协调发展。
破题新养殖区里拓展致富路
围绕着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协调发展,服务队与县乡政府一次次的会谈之后达成共识:在海洋生态保护政策实施初期,生态保护、生态修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期矛盾,但从长远看,生态保育和经济发展是统一的而非矛盾的,近岸养殖腾退是长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九月份开始,服务队与南城村村委领导、村民代表、技术能手沟通交流,一系列帮扶举措后,困境开始破题———
服务队先后邀请长岛海洋经济促进中心、长岛综合试验区自然资源局专家领导为全体队员和南城村讲授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牧场等专业知识,开展专题培训。选派人员参加“中国海洋生态文明(长岛)论坛”,听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报告7场。培训中,学习牡蛎养殖的技术、管理、气象、海况等细节,研究深海养殖的所有生产资料的性能、价格和数量,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近岸腾退后,南城村已经无海可用,而十分成熟的牡蛎养殖技术还在。经过多次协商沟通,南城村在南长山岛东南五公里处租赁到养殖用海。服务队在充分调研考察之后,认为养殖牡蛎的规模可适度扩大,最终租赁海区面积由300亩达到1200亩,扩大了4倍。
深海区域风劲浪高、涌大流急,深海养殖必须重新购办全新的生产资料。服务队与南城村委对接,将1200亩深海养殖所需生产资料的数量、规格和价格等各项要素进行精细计算、比对,核定了相对科学的数量和造价。服务队召开队务会,专题研究南城村提交的《关于当前生产发展急需帮扶生产流动资金的请示》,同意南城村上马深海养殖产业发展项目,并向项目初次投入100万元,作为首轮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坚持靠在一线,带头乘船入海,在新海区现场监督施工,保证养殖区建设又好又快推进。目前已按计划投放600支木橛、300行架子、26000个笼子、30000个泡和26000笼苗种,新购置的一艘大马力船和两艘小马力船也已投入使用。近海腾退和海区搬迁工作已经于11月底全部完成。
突围渔村实现转型升级
去民忧、暖民心,服务队用五个月的时间,助力南城村突围。
服务队为南城村深海养殖项目共筹集资金385万元,预计正常情况下一年即可回本,第二年就能够实现盈利,而此次投入的全新生产设备至少可以使用5至7年。“可以说,助力南城村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此后一段时期内促进该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王金农说。
实行全域生态保育,打造生态长岛是大势所趋,服务海岛民生,实现产业振兴,是服务队的使命所在。初战告捷,长岛乡村振兴服务队将不断探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为海岛渔村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