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即将到来的元宵节,
大家有何计划和期待?
看个电影、聚个餐?
观个灯展、逛庙会?
似乎总少了一些情怀和味道……
昔日全家出动
看表演、逛花灯、赏烟花等热闹非凡的场面,
似乎永远留在70、80 年代人的记忆里。
还记得儿时的元宵节是什么样子?
是浓妆艳抹兴高采烈的民间表演
是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的元宵上灯
更是一簇簇火树银花的绚烂烟花
是翘首期盼的憧憬和向往
是无与伦比的兴奋和喜悦
闹
元
宵
民间表演
80、90年代,烟台各乡镇都有自发组建的民间表演队,重头大戏就是一年一度的闹元宵活动,几乎村村有活动,家家有参与,或扭秧歌、或踩高跷、或划旱船,或舞龙舞狮等。
元宵节当天,各村表演队组团到镇上或邻村“窜村”表演,表演队伍必经之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远远看去,浩浩荡荡的队伍蜿蜒而来,打头的锣鼓队,敲锣打鼓吹唢呐,奏响了表演篇章。
秧歌队,身着五颜六色服装,腰系红丝绸,踏着节拍尽情扭动。
高跷队展示出真功夫,踩着半米或一米高跷,依然面带微笑、稳健前行。
划旱船对涂着浓浓彩妆,扮着丑像,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最受欢迎当属舞狮队,每只狮子由两人装扮,一人扮狮头,一人扮狮身,表演起来摇首晃脑、上蹿下跳,一会儿走在路中间,一会儿又冲到观众面前,惹得人们又惊又喜,掌声欢呼声不断……
这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涌上街头,你挤我,我挤你,队伍走,我也走,一年一度的民间节日盛宴,谁也不想错过。
那个年代,这些原汁原味、淳朴真诚的乡间表演,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欢乐和喜悦,整整一下午,人们沉浸在这激动兴奋的气氛中。
元宵上灯
按烟台乡下的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上灯,意在驱赶牛鬼蛇神,照着全年红红火火、风调雨顺。
那些年,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动手制作,切成小圆盘的胡萝卜或萝卜做底座,棉花和竹签紧紧缠绕做成灯芯,最后浇上自家熬制的蜡油,像一个个红色少女般亭亭玉立。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每户人家都要做上四五十盏灯,正月十四点四盏,正月十六留六盏,其他都在元宵节当晚点亮。
大人放完鞭炮,小孩子们奉命点燃一盏盏小灯,映着跳跃的火苗,虔诚地放在家里每个地方,上屋下屋里屋外屋,从房门一路点到大门,每个门墩,每个房间,甚至是猪圈鸡舍,据说“要点亮每个月光照不到的角落”……
元宵节夜晚,家家户户刹那间灯火摇曳,明亮旺盛,灯火错落间传达着人们最朴实的美好心愿。
放鞭炮赏烟花
元宵节怎能少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和绚烂无比的烟花呢,可是儿时的烟花不如现在的礼炮高大上,就是简简单单的天女散花、魔术弹,蝴蝶炮、满天星等。
元宵节吃完饺子,小孩子们拿出备好的烟花鞭炮,蹦跳地跑出家门,汇聚大马路或者小广场上,迫不及待、争前恐后地开始放烟花。
蝴蝶炮,点燃后不停地旋转打滚,有的会飞上天,有的地上转圈圈,偶尔转到脚下,惹得大家连忙后退,生怕飞到身上烧坏了新衣裳。
窜天猴,造型像火箭,伴随着尖锐的叫声,休的一下窜上天空,角度不对,就会东奔西窜找不到踪迹,调皮的男孩子兴奋地尖叫。
小女孩喜欢的是魔术弹,花花绿绿的长纸筒,点燃后高高举起,弹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火球,犹如小仙女的魔法棒。
还有线香烟花,软条状或棒条状,点燃后发出明亮漂亮的火花,或甩或舞,各种形状,各式造型,小孩子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
这些儿时的记忆似乎很久远了,
却依然生动、清晰、美好,
百嚼不厌、回味悠长
……
-完-
作者 | 导 导
编辑 | 李 林
本期话题
2019/2/19
过了元宵节才算过完年,此时2019年才算是真正的过去!
前期回顾:
在烟台过年没年味?是你out了!
本栏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银行烟台分行所有。
本文部分配图来源网络,与内容无关。
本文图片因缺少联系方式未能获得您的授权,如有冒犯,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