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烟台新闻资讯

2019高质量发展这一年|放大对外开放“筑梦空间”

风从海上来,开放铸精彩。

烟台,这座因海而生,因贸而兴的城市,最大的优势、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对外开放。纵观烟台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凡是发展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的时期,都是抢抓改革开放机遇,敞开对外开放大门,开展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的时期。

“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开展‘双招双引’,充分发挥省级以上园区对外开放主阵地作用,巩固提升外经外贸,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关于对外开放,市委书记张术平这样强调。

去年以来,我市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加速“双招双引”体制机制改革,一个不断隆起的沿海开放高地逐步形成。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19年前11个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2609.1亿元,总量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14.6亿美元,增长14.3%;对外实际投资10.2亿美元,增长47.4%;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828家,新增进出口额100亿元;全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0个项目,增长57.1%……

高扬起开放的风帆,在开放战略驱动之下,一个更加富有活力、更加独具魅力的烟台,正迈着铿锵的步伐一步步走来。

“走出去”海阔天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增长57.1%

提高站位,才能拓宽视野。

在烟台开放进程中,“走出去”战略极大拓展了烟台的“筑梦空间”,开启了烟台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烟台对外开放的“进阶”新路径。

2019年年末,南山铝业再传捷报:新加坡环球铝业、印度尼西亚MKU、马来西亚齐力铝业在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印尼宾坦氧化铝有限公司(中国南山铝业海外子公司)《股份认购协议》及《股东协议》。齐力铝业将对中国南山铝业海外子公司进行增资,共同开展未来氧化铝项目建设。这意味着,南山集团“走出去”战略再次迈出了坚实一步。

南山集团的境外投资案例,是烟台积极“走出去”战略的一个生动写照。来自市商务局统计显示,去年前11个月,全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0个项目,增长57.1%;中方投资额9.1亿美元,增长2787.4%。全市新备案境外企业(机构)22家,同比增长10%,中方协议投资额1.7亿美元,实际完成投资额10亿美元,位列全省第二位。

推动“走出去”战略,烟台已实现“机制化”,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开花。目前,我市建立了境外大项目推进机制,对意向、洽谈、在建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境外大项目的进展情况,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投资者,有针对性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5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年产40万吨MDI工厂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美国设备及人工成本增加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我市通过积极沟通,调整投资策略,及时为企业降低了投资成本。

境外“抱团”,协同发展,是我市外经贸战略的又一战略优势。近年来,我市通过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载体作用,积极推动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企业入园集聚发展。2019年前三季度,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共完成业务发展及基础设施投资共1.43亿美元,实现总产值12.16亿美元,带动国内各项出口1.42亿美元;中俄-托木斯克工贸合作区前三季度生产密度板12.25万方,旋切单板2.4万方,锯材7.4万方,入园企业生产1.7万方,合计生产成品23.7万方。

招商体制改革迈向市场化

引进96个三类500强项目

开放促改革,改革促开放,二者相辅相成。烟台对外开放的过程就是改革与开放互相促进的过程。

烟台的对外开放改革,从招商市场化开始。

针对过去部门职能分离、力量分散、政策分割的招商体制弊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理顺内外资招商体制,把市发改委的内资招商职能与市商务局的外资招商职能统一整合到市投资促进中心,实行内外资一体化招商体制。同时,完成市县两级内外资招商工作职能整合,强化了招商队伍建设,全市专业招商机构总数由改革前的31个增至目前的56个,一线招商人员由改革前的666人增至目前的1335人。

随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大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数字创意8个新兴产业招商办公室和驻北京、上海、深圳3个境内招商代表处组建到位,并聘任若干海外招商顾问,精准对接三类500强企业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实施“专人、专门、专注、专业”招商。

打铁还需自身硬,招商还得专人盯。在机制改革中尤其令人瞩目的是,烟台注册成立了全市首家国有专业招商公司——烟台国诚誉丰招商服务有限公司,迈出了市场化招商的第一步。

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更在于人的思维改变。在去年的招引过程中,从市级领导到每一名招商干部,上下一心,兵分多路,又不断凝聚工作合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杭州、上海、北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走访会见客户,累计赴省外洽谈推进项目73个,投资额1953.7亿元,其中内资1676.6亿元、外资39.6亿美元,东方航天港、智路资本等重大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市直部门立足职能抓招商,50个有任务指标的市直部门合计走访(接待)三类500强企业267批次,合同引进市外资金157.3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1.8亿元。

——专业部门精准出击抓招商,市投资促进中心走访(接待)三类500强企业123批次,引进内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市外境内资金78.2亿元,引进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8654.9万美元,传化物流、中南高科智能制造园、微软混合现实与智能制造创新基地等优质项目先后落户烟台。

——招商专班发挥“四专”精神抓招商,11个市级招商专班已签约引进蓝智通研发基地、新能源网约车运营平台、启鸿供应链等一批优质项目,全力冲刺完成“十百千”年度任务目标,即引进新兴产业项目10个以上,储备新兴产业项目100个以上,计划投资总额1000亿元以上。

消除阻碍招引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市招商效果明显。2019年前11个月,全市合同利用市外资金4839.5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257.8亿元;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1个,合同总投资4476.1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96个,合同总投资1959.6亿元,其中世界500强项目35个、中国500强项目51个、民营500强项目10个。

园区体制改革释放新活力

开发区3个月新引进8个过亿元项目

新引进韩国投增资项目95个,总投资5.9亿美元;启动运营全市首个中韩共建的国家级科技平台项目;正式启动上线我市首个中韩跨境电商平台……2019年12月30日上午,在中韩烟台产业园项目推进新闻发布会上,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推进办公室向全市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中韩烟台产业园的强势发展,折射出全市园区体制改革释放出的新动能、新活力。去年,我市按照《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方案》要求,全力推动17条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目前,烟台开发区、招远开发区、龙口开发区、莱州开发区4个试点已全部完成任务。

“通过园区体制改革,可以明显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市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市4个试点开发区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国家级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政策集成优势。烟台开发区以承接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为契机,推出“中日韩跨国审批”,投资者不出国门,就能快速办理片区企业注册登记手续;开展海关“两步申报”通关改革,服务贸易付汇税务备案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建立一体化退税(费)中心,退税款到账时间由10天压缩至24小时。短短3个多月时间,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已新开办企业1700多户,新引进过亿元项目8个。

园区体制改革后,更有效率和活力,也催生了效益。当前,全市4个试点开发区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建设产业园区、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围绕上下游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集聚度,避免同质化、低端化发展。烟台开发区结合自贸区建设,制定实施了先进制造业卓越集群、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特色产业+人工智能”扩增三项行动计划,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聚了万华、泰和新材、万润等100多家企业和关联企业,产值规模超过7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超过20%,发展态势迅猛。龙口开发区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化工产业链、万亿级产业集群。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烟台正努力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细更实的作风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8878037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967453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